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

訪問股神


晚上看畢這訪問。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自己有責任令公司"be prepared for anything",他知道總有事情要發生,但他不知道是些什麼及何時發生(這就是我們說的風險)。當市場恐慌時,所有事情都會被凍結(我理解他原話意思是流動性被凍結,如bank line)。他要對投保人、對真金白銀投資於巴郡的investors負責,這些人中,有些是把一生儲蓄都投在巴郡裡。去到中後段亦有對蘋果公司的讚賞,他認是這是世上最佳的生意,他視蘋果為一家改變人類生活模式的consumer product company多於一家technology company,亦是巴郡最大的生意之一。

之後講到下任美國總統的政治取向對現行資本主義有深遠影響。他看事情都是看10年、20年,讓公司的投資經理做make sense的決定。他提醒股東,會計盈利不是真正的盈利(因隨會計制度而變),要看經營溢利。我們這些熱愛投資的人忙這忙那,然而每次看他的訪問和給股東的信,突然腦海"叮"一聲,原來就這麼簡單?投在自己能真正理解的生意上,但怎麼才是真正理解?對於虛擬貨幣,他依貫認為毫無價值(因其無法生產任何東西),擁有者只是期望有下一位出更高價接貨。巴郡最近被發現購入ETF,原來是旗下的退休基金買的,不是任何於巴郡任職的投資經理所購買。

89歲老人2小時的智慧分享,值得細心觀看。

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

最近買了什麼

最近跌市,亂買了一些東西。

今天沽出已持有5年的煤氣,換入母公司恒基地產。貪其派息穩定、估值便宜,亦可得益於煤氣自身發展,製造的被動收入比煤氣更多。

分段吸納利福國際、中信國際電訊。沒辦法估計跌到何時,只好分段買。

其他都沒變動,暫時都只會增持。其實我買黎買去都是那幾個行業,很悶。

組合分佈
REITs 30.9%
燃氣 15.5%
地產 12.8%
電訊 11.5%
零售 7.4%
銀行 7.4%
飛機租賃 6.7%
電商平台 4.7%
美股ETF 1.8%
汽車租賃 1.2%

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

跌市中的心態

日韓爆發疫情,港股市場充滿悲觀情緒,分享一下跌市中的個人感想。從前就知道要預留一定現金作應急及跌市時用。一般我是預留半年工資以應付日常生活各種使費及突發事件,始終股票T+2機制,急起上來費事揦手唔成勢。餘下的資金我是全部投在股票上。中國經濟停擺對中港企業來說影響是全面性,個人組合跌幅最大的當然是零售股及與零售相關的REITs和收租股。相對來說跌幅較小的是天燃氣股份,還有沒甚變動的電訊股。此刻我心裡想的只是要加碼手上哪一只股份。經濟下行一定會影響企業盈利,從而影響可分派現金。但對於每月有現金流入的企業來說,完全停派息的機會微乎其微。這亦是我分析授信個案時很看重的一點:這企業有沒有足夠流動性抵禦風險?不肯定的事就是風險。若有足夠的流動性,就像個人有底氣,跌市下能穩住情緒,冷靜應對。

這陣子報章及網上皆看到很多文章認為領展王者時代已過,一沉百踩。我只是覺得奇怪,不知道這些人中,有多少曾經說過當它股價回一回時便會買入?投資是個人性格的延續,若不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人云亦云,最終只會原地踏步。個人無能力預測股價升跌,但企業可分派的現金是否逐年增長、商業模式是否清晰易明、會否一夜之間破產,或多或少有些根據。若認為領展始終不合心水,亦可選擇性質相近的置富(現價已達TTM 6.0%),但其最新可分派收益只上升0.8%,亦沒有香港以外的租金作對沖,魚與熊掌,是要選擇的。

這世界很大,一個證券戶口便可以投資整個世界。我不鼓勵用銀行作證券買賣,收取持倉費及過河濕腳的做法使人不齒,加上交易費用奇高,就算一年只是給它賺幾百,也是少了享受的金錢。中港市場以外的選擇,推薦現時於書局熱賣的懶系投資法,保證大開眼界。

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

大摩唱衰領展跑輸地產股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:

"摩根士丹利唱淡領展(00823),預計領展每基金單位分派(DPU)複合增長將由2017年至2019年的10%,減慢至2020年至2023年僅得5%。

該行直言領展的業務即將出現轉捩點,今年股價將會跑輸其他香港地產股,為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,更不排除領展會在完成近期的回購計劃後,不會再作進一步回購,把領展目標價由91元大幅下調兩成,至73元,評級由與「大市同步」降至「減持」。"

對於一眾823戰友黎講,跌到70都遠遠未到當初購入價......

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

經濟步入寒冬

這幾天盡是裁員的消息,很多從事飲食行業的朋友(文職,如marketing)已放了很多天無薪假,整間公司氣氛也像是隨時結業般。以前跑大陸,微信朋友圈有不少工廠老闆,全部叫苦連天。最近股市好像非預期般大跌,但這才是最恐怖的,因它會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點向下沉。我的投資組合中,一些收租類股票早已跌到很便宜,自己亦都在慢慢吸納。

以前讀經濟時,有個詞叫尋租。曾經百思不得其解,後來了解到只要你光擁有或壟斷一些資產,現金便自自然然流入口袋。因印象深刻,故後來投資都是些類似概念的公司。收租類、天然氣、飛機租賃、電訊及電商平台,這些都是我喜歡及擁有的。這些公司每個月皆有源源不絕的現金流入,有足能緩衝抵禦風險。特別是銷售每年增長數十%,自由現金流(經營所得現金減去資本開支)節節上升的企業,不要走寶呀。


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

若你今天花了100萬買房子,明天有人開價20萬,你會賣嗎?



小學生英文能力總結一下:

1. 若你擁有一房子、農場或生意,不會每天有人向你開價。
2. 生意的價值在於它能為股東帶來多少現金。
3. 於市場上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,市場不是每天都開門,故不借錢投資證券。
4. 結構性產品含大殺傷力,而且往往是不需要的,分清楚賭博與投資。
5. 若你購買一件資產時不在乎其產出能力,便是在賭博。
6. 低息環境下購買股票比債券好。
7. 股票亦有其coupon rate,只是沒有印出來。
8. 若股價升跌對你心情影響甚大,不宜持有股票。
9. 若你真正明白自己所買的股票,持有時間越長,風險越低;而持有債券時間越長,風險越高。
10. 人會賭博,因每個人都欲快速致富,而他不懂得如何做到。

最後花邊,他不懂得用社交軟件,但仍是靠投資成為最富有的人之一。

訪問最後,主持人提到他每年在給股東的信上不斷重複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,然而自己實行起上來卻甚為艱難。

若你細看巴郡持股,首十大持倉竟然有七支是金融股,亦即很多人眼中的舊經濟股。怎麼好像與每天從報章中看到的投資趨勢及主軸有所不同呢?

2020年2月9日 星期日

落難股利福國際(HKEX:1212)

最新動向: 經常從港交所公告中得知大劉家族是宇宙房企恆大(HKEE:3333)的忠實投資者。原來細劉亦不例外,利福於2020/01/24發公告,購入恆大旗下公司發行的USD1.5億票據。惟細心參考公告,「認 購 事 項 將 以 本 公 司 內 部 現 金 資 源 及 銀 行 融 資 撥 付」。該票據其實是短期債券,2022/10到期,至於為何是1月發行,10月到期,我沒有去深究。利福動用銀行融資去買債券,是否有點槓桿買債的味道?另,該債券coupon rate有成11.5%,而利福自己發行的5年期USD債券利率為固定4.875%,其實自己發行債券去買其他債券都幾好賺。

原來很多人不知道SOGO是一間港資企業,一般少接觸商業社會的市民眼中SOGO仍是日資。無他,因該百貨公司的經營風格及貨品擺設思路皆很有港人第二故鄉特色。社運事件及武漢肺炎重創零售、運輸、飲食及旅遊,一眾商場股由高檔的海港城、銅鑼灣一帶,到民生商場如我的第一愛股領展皆無一幸免,股價有咁低得咁低。在此岔開一筆,曾無數次聽到朋友講領展股價太高,待低位才買進,現時它由最高99.8跌到80左右了,他們又會說商場死得。無論任何時候買或不買皆有理由,你不認同投資其實是一種藝術嗎?

2022年於東九龍將會出現第3間SOGO。利福業績及派息政策一向穩定,2014-2018每股派息0.591/0.632/0.632/0.632/0.665,2019年中期股息仍有增長,估計末期就跌硬了,到3月初便會知曉。會留意到這公司是有次無意中看到其資產負債表,與一般商場股不同。總資產218億中,有113億(佔51.8%)是固定資產(主要是銅鑼灣SOGO物業及發展中之東九龍SOGO,而銅鑼灣SOGO以成本入帳,2018/12淨值只有15億多,你信嗎?),有35億(16%)是其他公司股票債券期權等投資,定期存款高達43.9億(20%),手上現金14.1億(6.5%),仲有5億股權工具(年報寫是上市及非上市股票,不知與上述35億投資有何不同,沒深究)。手上現金及定期足夠償還各類短期負債合共50.6億,但仍有合共長期負債125.3億銀行貸款及債券要償還(注意其於2019/06還有70多億銀行額度未動用),高負債但又手持大量證券投資/定期,更有槓桿投資味道。其實最想知究竟35億股票債券是買了什麼,網上查了一下最多只查到一些權期,具體上市公司股票沒查到。

這家公司集百貨、地產及基金功能於一身,其實很有趣。現時股價已跌到10年低位,自由行已消失,香港市民現時又不敢外出。看你對香港命運還有否信心了。

利申:本人持有利福國際。

2020年2月8日 星期六

分散投資

買一個國家的股票或多或少在賭其國運,有感太側重香港股票(雖然持倉不少是中國公司),故今天開始投資美股,主要是買S&P 500 ETF,待有足夠能力後再投一些美債以進一步製造現金流。昨天無意中看到沈旭輝一個訪問,認為他有一句說得很合理。他認為全中國仍是以香港為洗錢之地,未有其他地方可取替此功能。就像全中國的人都去深圳打工(因此我亦看好深圳發展),全中國的錢都想經香港流出海外,故對香港金融市場仍有信心,注意,只是金融市場。

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

千里之行始於足下

每天看到新增武漢肺炎個案,每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工廠開工無期,再加上網上各種資訊都反映現時經濟活動有多差,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無可估量,但投資還是得投。很多網誌都是紀錄博主的買賣紀錄,我很喜歡看,想去了解大家為什麼會這樣投資,從別人身上看自己,尋找自己的投資風格。多有多投,少有少投,小弟是2013年畢業,畢業時戶口內只有兩千多港幣,幸好很快便找到工作,很記得第一個月真的是用捱字去形容,每次消費都是計過度過,好不容易捱到第一個月出糧,第一個月不用供MPF,取得全部工資一萬多元。投資幾年,總結一下心得,算是提醒自己。

1.永遠要留有現金。自己無法估計何時才是買入時機,但經濟轉差,股市向下時,或多或少會有感受,留有現金作投資。
2.避開僥倖心態。不要賭大細,不肯定的東西不要投資,不要搏一搏。最佳例子是當年投的博耳電力,看到它連續多年業績上升,派息又每年增加,加上有張化橋作獨董,經常增持,令自己明明看到其長達一年的應收帳期但仍投資金入去,幸好當年資金不多,合共損失中五位數,已經是這些年來最深刻的教訓。
3.投資是個人性格的延續。賺錢真的很難,但不是做不到。要有自己的想法,不能抄功課。若是因抄功課而輸錢,我會恨死自己。

我的首個目標是每個月有HKD20,000的被動收入,因完全沒有使用槓桿,目前只是3個月自由(全股息收入),哈哈!終極目標是40歲可以自由,自由後我有很多計劃。還有十年時間去實現,這篇算是勉勵自己吧

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

管理層的目的

最近因公司要求自我隔離,閒著沒事,上網看了很多博文,剛看到一句讓我相當震撼的一句,想著寫下來讓自己記住:管理層的目的不是股東利益最大化,而是要讓公司繼續營運。這句話一眼看下去好像在講同一件事,但若你對人性有些理解,或在大公司打工久了,會有深刻體會...

這是否代表投資債券比投資股票為佳呢?這兩種投資方法在心態上完全不同,而投資股票要花的時間心機好像比投資債券多很多。香港人投資債券一般三種方法:透過銀行買債基、透過PB買直債及透過像IB這種外資證券行投資外債。若資本夠雄厚,基本上你可以股、債、樓三條線並行。然而,一般小投資者如我,有投資收益總比沒投資收益好,而且必須高於通脹。